315之后隐私安全持续发酵,隐私科技能否创造新蓝海?

潇冷 |  2022-03-17

  “3·15”结束了,留给社会的思考却刚刚开始……

  这一次,“老生常谈”、“屡禁不止”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网民个人信息被明码标价售卖给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盗取网民的财产或实施精准欺诈;不经意间安装的安卓手机软件,便有可能成为盗取个人新的的工具,这些信息被轻易售卖;加入免费的公共Wi-Fi,任意打开一款消费软件,你的订单及消费记录便有可能被提取…… 

  315之后隐私安全持续发酵,隐私科技能否创造新蓝海?

  这些隐私泄露事件不仅造成当事人的经济损失,更有可能造成精神损害。未来,如何“杜绝”隐私泄露事件的发生或许将再造一个隐私科技的发展蓝海。

  窃取信息招数多,隐私保护需擦亮眼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我们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我们的隐私变得不再安全。而且这些数据和产品有着日常化、专业化和隐秘化的特点,普通消费者很可能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泄露了大量个人隐私。

  网络安全日趋无边界化,不法分子窃取隐私的手段也日益多样化。其中,通过虚假钓鱼网站,引诱用户填写个人信息,是不法分子获取个人敏感信息的重要途径。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站、电信运营商网站等常常可以窃取到用户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信用卡后三位数、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非常重要的敏感信息,进而实现精准欺诈或网银盗窃。 

  315之后隐私安全持续发酵,隐私科技能否创造新蓝海?

  同时,含病毒木马的APP、软件安装包等恶意客户端程序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另一大途径,通过病毒木马拦截用户的银行卡验证短信,是网银盗窃的重要一步。不仅如此,一些网站漏洞、钓鱼Wi-Fi都有可能对用户的隐私信息进行窃取。此外,二维码诈骗成为了最新的盗取个人信息的手段。一些不法分子在二维码上动手脚,在二维码中植入虚假网站,当用户扫描后,诱导用户填写姓名及号码等,最终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此时,要做到隐私保护,个人需要尽量避免“一个密码走天下”的网络使用习惯,在不同的网站应设置不同的密码,定期修改社交账号密码,防止正在使用的某一个网站数据被泄露。同时,企业需强化数据安全意识,最大程度上与国家数据合规法律法规同步发展,才能构筑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企业要用合规数据来赋能整个行业发展,拥抱数据合规,与时代共舞。

  法律法规重拳出击,隐私保护指日可待

  随着数据技术的普及、数据的泛在流通以及数据价值的激增,针对数据资源的外部攻击和内部滥用现象屡见不鲜,与之对应的企业数据合规和风险治理能力存在不足,企业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已经成为关系个人权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核心议题。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对侵犯个人隐私安全的打击力度,在2021年全年中,工信部累计检测208万款App,通报1549款违规App,对514款拒不整改的App进行下架处理。监管加强同时,法律保障也不断完善。 

  315之后隐私安全持续发酵,隐私科技能否创造新蓝海?

  2021年是数据合规的元年。这一年,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两部重要法律《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颁布并施行。数据安全法既约束了数据的非法采集和滥用,又保护了数据提供方和民众的信息使用,推动以数据开放、数据保护、数据流动等为基础的数据规则进一步完善,让数据真正成为数字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

  这意味着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已经逐渐步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阶段,数据合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法律界的关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已被列为2022年工作重点之一。

  技术先行,隐私科技能否创造新蓝海

  数据隐私及安全问题却日益凸显,用户数据隐私如何保护的问题亟待解决。隐私计算被视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之钥”。据毕马威发布的隐私计算报告预测,未来三年,隐私计算的营收服务费用可达200亿左右,而数据平台可以撬动的运营收入可达千亿级别。 

  315之后隐私安全持续发酵,隐私科技能否创造新蓝海?

  而作为隐私计算发展的下一个阶段,隐私科技不仅需要隐私计算,而是用于支撑隐私保护与合规的日常运营流程,且嵌入到IT架构和业务场景中的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具体而言,隐私计算还可以针对授权管理、准入机制、准出机制、存证留痕、分级分类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在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数据流通、共享与开放、个人信息合理开发利用的全球性需求下,隐私科技产业即将步入快车道。在政策和市场驱动的背景下,互联网巨头、网络安全、大数据公司等初创科技企业纷纷入局,在数据价值应用的蓝海中抢占先机。

  这其中不乏以蚂蚁集团、腾讯、百度、字节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企业,以阿里云、金山云、华为云、优刻得等为代表的云服务商,以及第四范式、星环科技、瑞莱智慧、华控清交、医渡云等科技和AI公司。 

  315之后隐私安全持续发酵,隐私科技能否创造新蓝海?

  近日,第三方机构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22年《全球隐私计算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榜单显示,截至2022年3月8日,全球有八家企业隐私计算专利数量在200件以上,其中蚂蚁集团以1152件专利数排名第一,第二至第十依次为中国平安(423)、Microsoft(374)、阿里巴巴(313)、IBM(252)、华为(206)、国家电网(206)、微众银行(204)、Intel(180)、Samsung(154)。

  写在最后

  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的相继颁布和实施,国家正从制度上支持基于新兴数字技术的各类创新。而隐私计算乃至隐私科技,也将从法规、隐私保护技术等方面出发,创造出新的市场蓝海。

查看更多内容
正在加载
第三方账号登录
X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