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行业大咖抛出了哪些新的观点?比特网为您带来值得关注的科技资讯:
腾讯三季度净利实现正增长 数实融合收入占比提至32%
腾讯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腾讯实现营收1400.93亿元,同比下降2%,跌幅收窄;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实现净利润322.54亿元,同比增2%。代表数实经济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在第三季度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4%,收入占比提升至32%,扛起了腾讯业务稳增长大旗。(证券日报)
英伟达联手微软开发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英伟达当地时间周三宣布与微软签署一项多年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英伟达表示,这款人工智能设备将是微软Azure先进超级计算基础设施和英伟达的网络和全栈人工智能软件的结果。
比特网认为,AI正在深入各个行业应用,其中算力已经成为AI的基础要素之一,英伟达和微软的合作重点发力人工智能算力领域,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AI发展。
ASML将在新北建厂扩大产能,一期投资300亿新台币
中国台湾地区新北市行政长官侯友宜11月16日晚表示,乐见荷兰厂商ASML投资台湾落脚林口工一工业区,第一期将投资新台币300亿元,约有2000名员工进驻。据了解,ASML决定加码投资台湾,规划在新北市林口工一产业园区内新建厂区,扩大产能。(界面新闻)
比特网认为,提高产能对于ASML来说确实能够帮助自己获取更多的订单和更大的利益,巩固其在光刻机领域的地位,还可以加大科研成本投入,保持自身竞争优势。
北京: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指出,要以《条例》出台实施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统筹规划布局数字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领先的技术能力支撑体系。大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办好市大数据中心,推进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设。深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抓紧高端芯片、基本算法等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财联社)
中国提交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立场文件
近日,中国提交了《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中方在文件中就人工智能生命周期监管、研发及使用等问题提出以下主张:一是人工智能治理应坚持伦理先行,通过制度建设、风险管控、协同共治等推进人工智能伦理监管。二是应加强自我约束,提高人工智能研发过程中算法安全与数据质量,减少偏见歧视。三是应提倡负责任使用人工智能,避免误用、滥用及恶用,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四是应鼓励国际合作,在充分尊重各国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实践的前提下,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环球网)
比特网认为,要想人工智能健康可持续发展,伦理治理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也将达成国际共识,让人工智能“待着镣铐跳舞”。
亚马逊云计算部门拟在西班牙投资25亿欧元
亚马逊的云计算部门计划在西班牙投资25亿欧元,并在西班牙设1300个工作岗位。(财联社)
思科第一财季营收136亿美元
思科发布了该公司的 2023 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思科第一财季净营收为 136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129 亿美元相比增长 6%;净利润为 27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30 亿美元相比下降 10%。(新浪科技)
英伟达第三季度营收59.31亿美元
英伟达今日公布了该公司的 2023 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为 59.31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71.03 亿美元相比下降 17%,与上一财季的 67.04 亿美元相比下降 12%;净利润为 6.80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24.64 亿美元相比下降 72%,与上一财季的 6.56 亿美元相比增长 4%。(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