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行业大咖抛出了哪些新的观点?比特网为您带来值得关注的科技资讯:
我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年增长率近30%
近年来,我国算力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近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工信部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8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秒,存力总规模超过1000EB(1万亿GB)。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单向时延降低到20毫秒以内,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至4元的GDP经济增长。(环球网)
比特网认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成效显著,梯次优化的算力供给体系初步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商汤推出“商汤日日新大模型”
商汤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立在10日宣布推出大模型体系“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包括自然语言生成、文生图、感知模型标注、以及模型研发功能。此外,商汤科技还宣布推出了商汤自研中文语言大模型应用平台“商量”。(财联社)
比特网认为,随着百度文心一言的发布,国产语言大模型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密集发布期,三六零、阿里巴巴、商汤等均开始瞄准AIGC市场,持续发力。
搜狗创始人王小川:追上GPT-4需要3年左右
搜狗创始人王小川正式对外宣布开启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创业。王小川与前搜狗COO茹立云联合成立人工智能公司百川智能,旨在打造中国版的OpenAI,研发并提供通用AI服务、基础大模型及颠覆性上层应用。王小川表示,面向机构的融资会在近期启动,该公司将会在年底发布面向ToB(企业端)领域的大模型产品。他表示:“追上ChatGPT水平,我觉得今年内可能就能够实现,但对于GPT-4或者GPT-5,我认为可能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应该不会低于两年。”(新浪)
比特网认为,借助语言AI的突破,构建中国最好的大模型底座,并在搜索、多模态、教育、医疗等方面增强,帮助轻松、普惠的获取世界知识和专业服务。
昆仑万维推出对标ChatGPT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
昆仑万维公告,即将推出对标ChatGPT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并定于4月17日启动邀请测试;公司开发中的“天工”3.5目前仍在测试阶段,后续仍面临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应用实践不及预期、商业化落地不确定及行业政策变化等风险。(中国证券网)
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已连续5个月环比下滑
据外媒报道,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下滑,导致对半导体零部件的需求减少,影响到了包括存储芯片制造商在内的一众半导体厂商,而随着半导体厂商的产能利用率降低,投资扩建的步伐放缓,也导致对设备的需求放缓,影响到了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销售。(TechWeb.com.cn)
日本政府或引入人工智能技术OpenAI考虑开设日本办公室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周一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晤后表示,他正考虑在日本开设办公室并扩大服务。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表示,岸田文雄和Altman就人工智能(AI)的技术进步和带来的优势,以及包括隐私和版权侵权在内的风险交换了意见。此外,日本将评估引入AI技术,例如OpenAI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的可能性,同时研判这些技术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新浪科技)
台积电一季度营收低于167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芯片代工商台积电公布了3月份的营收。从台积电在官网公布的数据来看,他们在3月份营收1454.08亿新台币,同比下滑15.4%,环比下滑10.9%;一季度营收5086.33亿新台币,高于去年同期的4910.76亿,同比增长3.6%。(ZAKER)
OpenAI、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本周将讨论制定AI使用标准
人工智能开发领域顶尖企业的高管和员工将开会讨论制定关于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标准。据外媒报道,OpenAI、微软、谷歌、苹果、英伟达、Stability AI、Hugging Face和Anthropic等公司的代表预计将出席周三举行的此次会议。这次会议由顶级投资公司SV Angel召集,与会代表计划讨论如何以最负责任的态度继续开发人工智能。(网易科技)
上海正强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
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今天举行。会议指出,要强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夯实城市数字底座,统筹推进网络、算力、感知、应用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加快构建一张基准统一的“时空底图”、打造一个边界一致的“数字网格”、编制一个标识统一的“城市码”。畅通数据流动循环,加快公共数据等上云上链,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法规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可溯性和系统的敏捷性、可拓展性。会议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相互促进。梳理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形成面向市场的机会清单,集聚和推动一批掌握数字关键技术、占据数字经济前沿的优秀企业加快发展壮大。(ZAKER)